《南京照相馆》导演申奥:让中国电影不止于“出海”,更展现中国精神
申奥表示,自己这一代电影人背负着将中国电影推到世界、推向海外的使命。他认为,中国电影要急速完成的是从“中国符号”到“中国精神”的升级,要避免中国元素的堆砌,去展示中国文化内核和中国精神。
申奥表示,自己这一代电影人背负着将中国电影推到世界、推向海外的使命。他认为,中国电影要急速完成的是从“中国符号”到“中国精神”的升级,要避免中国元素的堆砌,去展示中国文化内核和中国精神。
讽刺的是,在中国人指责《南京照相馆》的“战争性质”时,却有日本人为申奥说话,为南京大屠杀事件感到歉意和惋惜。
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。一个多世纪以来,中国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变迁,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。8月7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“新征程上的奋斗者”中外记者见面会,邀请来自电影行业的5名代表,围绕“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
有网友说:“刚上映那几天好评如潮,评分挺高,怎么突然短时间冒出这么多一星?点开一看,好些评论理由都差不多,感觉像商量好的。”
《南京照相馆》这部电影其实听名字就知道讲述的是什么,它是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切入基层人物的视角,展现了当年南京人民的惨状以及日本人的残酷冷血。
“微短剧跟电影不仅是竞争关系,它们中间还存在很强的互补关系。我相信,未来微短剧会向电影学习它的优良制作,电影也会向微短剧借鉴叙事节奏快、情节跌宕起伏等优点。”8月7日,电影导演申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“新征程上的奋斗者”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的导演申奥在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,电影的目的在于揭露历史真相,不让那段黑暗的历史被遗忘。影片以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为载体,生动讲述了一家照相馆在战乱中保存并传递历史证据的故事。申奥导演认为,电影不仅要扣人心弦,更要准确无误地揭示历史
今天下午,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新征程上的奋斗者”中外记者见面会上,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导演申奥说,在电影诞生后的一百多年历史进程中,经过了多轮冲击,但始终具备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叙事优势,比如可以有深刻的主题、完整的故事、丰富而复杂的人物等。
你还记得那张让世界震惊的南京大屠杀照片吗?当历史的影像在银幕上缓缓显影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段血色记忆,更是一个民族永不磨灭的信念微光。《南京照相馆》导演申奥用独特的"克制美学"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历史的窗户。
申奥导演做梦也没想到,上映前被唱衰的《南京照相馆》,竟然成了当之无愧的“救市之作”,上映不到三周,狂揽17亿票房!
要说真正进入导演圈,那是2019年他自编自导的首部电影《受益人》,获得了第15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、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,申奥的名字开始正式进入大众视线。
他表示,14年抗战,从被动挨打到赢得胜利,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,更是一场人民战争的胜利,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团结一致、众志成城,才最终赶走了侵略者。希望这部电影在引发大家的讨论后,形成一种凝聚力。
前几天,我们几位电影主创重回南京。与电影里那个断壁残垣的城市相比,眼前的这座城市高楼林立、鳞次栉比,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而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,88年前,日军曾在这里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,我们不会忘记敌人曾如此丧尽天良,更不会忘记,那些为抵御外侮
《南京照相馆》连续十日单日票房破亿,目前票房已达17.7亿。据猫眼专业版数据预测,该片最终票房在33亿+,若后续《东极岛》等影片无法对其造成影响,那再复刻一下《孤注一掷》的成绩也未尝不可。
最近,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爆火,甚至引来了日本官方的关注,他们还发文提醒在中日本人保护自己的安全。
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正在热映,截至目前观影人数已超4500万。影片全国路演于8月4日在无锡收官,总监制傅若清分享观众热评,一句“走出影院看到的繁荣景象就是电影最大的彩蛋”打动人心,作为电影人更要敬畏观众、敬畏市场,扎根于生活去创作;主创解读影片细节及角色的情感与
上映12天,狂揽票房近17亿,超10万观众打出8.6高分,《南京照相馆》赢麻了!
终于,央妈出手,力挺《731》拿审过证,并定档9.18这个更加重要的时间点。
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正在热映,截至目前观影人数已超4500万。影片全国路演于昨日在无锡收官,总监制傅若清分享观众热评,一句“走出影院看到的繁荣景象就是电影最大的彩蛋”打动人心,作为电影人更要敬畏观众、敬畏市场,扎根于生活去创作;主创解读影片细节及角色的情感与成长
说实话,现在的院线电影要想炸出来一朵水花,你没有点真材实料还真不行。可1987年那部老掉牙的《屠城血证》,居然成了导演申奥的灵感来源——他愣是在尸山血海中开了家相馆,让一群活在生死存亡边缘的南京市民,一边帮日军冲洗底片,一边偷摸策划反击,这情节,搁谁身上都得来